
-
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-05-06
-
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(gòu)建的重要經(jīng)驗與關(guān)鍵要點 2025-04-10
-
三部門聯(lián)合發(fā)文: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(yǎng) 2025-04-01
來源:親子溝通如何說
關(guān)鍵詞:一年級,學前班,家庭教育
作為學前班的堅決反對者,我讓孩子“裸奔”上了一年級,回顧一年的歷程,愿我的經(jīng)驗和教訓,可以給你啟發(fā)。
我兒子“裸奔”上的一年級。
因為我堅定地相信,花開有時,提前學習知識沒有必要,所以我讓他繼續(xù)留在了幼兒園,沒上學前班,也沒上任何知識類課程。去年九月入學時,他的知識水平為:
l 語文:不懂拼音,認識一些漢字
l 數(shù)學:數(shù)數(shù)上千,加減法大概20以內(nèi)
l 英語:零基礎(chǔ),26個字母都沒認清
入學第一月
每天回家很高興,作業(yè)也少,我輔導他學習時,還頗有興致地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了很多小游戲。拼音感覺吃力一點,但也正常。
我當時想:當小學家長的媽,沒什么難度嘛,網(wǎng)上那些要發(fā)瘋的媽,肯定是自己心態(tài)沒有調(diào)整好。
九月底
十一放假前老師突然找我談話,主要說了兩點:
l 第一,拼音和字母同時學,他跟不上進度。
l 第二,對課堂規(guī)則沒概念
作為一學霸媽,孩子才上了一個月小學,被叫去談話,我出了學校,就狠狠哭了一通,身為小學生父母的壓力這才真實地到來。一邊哭,一邊悔恨沒上學前班是不是個錯誤,一邊又焦慮他接下來的這一年怎么辦,當然,媽媽們都懂得,哭里還有很多對自己的自責,覺得我給孩子挖了個大坑。
入學第二月
談完話,就放假。雖然我心里焦急,但還是按原計劃出游了。
回來上課時,“奇跡”發(fā)生了。我在家輔導時,發(fā)現(xiàn)之前總是記不清楚的拼音,都能記住了,還可以通過拼音讀小文章了。他的這一經(jīng)歷,應(yīng)證了很多針對休息和玩耍對兒童大腦影響的研究結(jié)論:那就是孩子的大腦在接受了新知后,需要“沉淀期”,比如睡覺,休息,或者玩耍。那些大人眼中看來并沒有學習的時間,恰恰是很關(guān)鍵的:大腦其實正在利用“學習間歇期”來整合知識,并且在休息以后,能夠更加專注地學習。(注:沉淀期,學習間歇期是作者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創(chuàng)造的詞匯,并非專業(yè)詞匯。)
入學第三月
到了第三月,另一個困難凸顯:英語。雖然他上的幼兒園有全天英文老師,但積累非常有限。上了學才知道其他小朋友都學了很多了。他說:“班里有小朋友可以當老師翻譯了,而我一句也聽不懂。”
相對于語文,英語差我有心理準備,這個階段,最重要的還是鼓勵他別放棄。我們一起畫了一座山,他把自己畫在了山腳,旁邊還寫上:入口。然后我在山頂插上了一面大旗,表示一年級末爬到山頂,并且和他討論了一些方法,可以幫他穿上“風火輪”,駕上云彩,爬得更快!
不過他的水平真的很低:做不了老師發(fā)的習題,不會寫單詞,上課聽不懂,讀不了稍微復雜的繪本。我們讀一本一分鐘能讀完的小書,因大部分詞他都不認識,勉強讀完就二三十分鐘了。期間,母子都受挫,一想到輔導他學英語,我就有心理陰影。也更進一步體會到老母親輔導功課時想要吐血的心。有段時間,每次他學完英語,我們開門出來,我簡直覺得自己電量耗干了。
第一學期末
我建議他復習準備第一次期末考。他說:“根據(jù)我一向優(yōu)秀的單元測驗,我認為我不需要復習也可以。”
我咬牙憋回去了一堆大道理,告訴自己:讓他去試錯,他的學習就該他負責,不是嗎?
下學期
下學期開始,英語終于出現(xiàn)了進步。認識了更多單詞,基本聽懂老師的話,可以開始回答問題,哪怕答案是 I don’t know。等學期末最終測評時,他的成績遠遠高于老師和我的預(yù)期,而我們讀英文繪本也不用再逐句翻譯了。我和老師總結(jié)了一下,認為這是孩子,我,和老師三方都在努力的結(jié)果。雖然英文眼見還是他的短板,但一年的時間讓他開始上道,走入了良性循環(huán)。
總結(jié)
一年回望,如果有什么經(jīng)驗可以和父母們分享,那就是三點保持,兩個坑。
一要保持不上學前班,不提前學習一年級知識, 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。事實證明,六歲多孩子的認知水平,是可以比較快速掌握拼音,也可以在一年積累后慢慢趕上英文的。我還是認為提前學習知識,看起來贏在了起跑線,但不利于孩子學習習慣和好奇心的培養(yǎng)。
二要保持運用老師這個資源,調(diào)整媽媽自身狀態(tài)。比如我會和老師保持溝通,積極請教在家輔導的方法。尤其是英語,讓我最焦慮,因為他進的雙語學校,其他孩子很多基礎(chǔ)特好。于是我就和英文老師的時不時溝通,讓我了解到他的課堂表現(xiàn),請教怎么輔導零基礎(chǔ)小孩閱讀,在我屢屢輔導英文很受挫時,老師的鼓勵給了我力量去堅持。
三要保持放手心態(tài),不要因為看到孩子暫時落后就著急,把孩子學習的事攬在自己身上。能讓孩子做主的,比如什么時候做作業(yè),先做什么后做什么,要不要復習,除了作業(yè)時間的其他安排,我都盡量給了孩子空間。一年級的孩子,安排起時間來,肯定不如大人緊湊和有效率,可是這是他最終走向自我負責必須要體驗的坑。暑假我就明顯看到了他安排學習的進步:每天語文和數(shù)學的內(nèi)容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了,而英文的很多作業(yè)也都自己做,我抽查。
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或者將要上小學,我也有兩個坑想要分享:
第一,對于英文這樣的語言學習,是很長時間的積累。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,我不敢這樣讓孩子去裸奔雙語學校,會提前開始給他做輸入。這個追趕的過程,雖然很有成就感,但也頗為煎熬,孩子很容易就喪失信心,不愿意學習了。
第二,可以提前在家里和孩子玩上學的游戲,讓他能夠理解上學一日的流程,上課規(guī)則,而不是完全靠自己去摸索碰撞。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小學附近轉(zhuǎn)悠,順便就把上學是怎么回事告訴孩子了。萬幸地是他遇到的一年級老師非常有耐心,給他引導,也幫助他在這個陌生環(huán)境里塑造了安全感。我猶記得老師說他不知道上課什么意思,亂舉手,講小話時,我感受到的這個本可以不跳的坑: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,是每位父母都可以做得到的。一年級陪讀總結(jié),是以為記。

【關(guān)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